城市:
成考系统:

关注公众号

服务时间08:00-24:00

微信公众号

考生交流群

免费课程/题库

微信扫一扫

关闭

考前辅导

试题真题

成考大纲

成考教材

报名指导

辅导报名

所在位置:浙江成考网 > 复习资料 > 专升本 > 2018年浙江成人高考专升本通关资料之政治必背知识点汇总(二)【浙江成考网独家资料】
浙江成考网上报名入口

2018年浙江成人高考专升本通关资料之政治必背知识点汇总(二)【浙江成考网独家资料】

签到领取培训券,免费领取各类提升课程
2018-10-17 18:11:21 来源: 其它
作者:马老师


距离成人高考还有几天的时间,为了让大家更好的通过考试,浙江成考网(http://www.zjckw.org/)为大家整理了成人高考备考资料独家秘籍浙江成人高考专升本通关资料政治常用备考资料含详解,考生争取在最后的这段时间稳拿高分。

  第二部分毛泽东思想

  一、总论(第一章)

  1. 中共六届六中全会(1938 年):毛泽东首次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任务(论新阶段);中共四大:提出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工农联盟思想;中共七大: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中共七届二中全会(1949.3):首次提出执政党政建设,坚持两个务必(务必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务必艰苦奋斗),工作重心转移(农村→城市);中共七届三中全会(1950 年):不要四面出击;中共八大(1956 年):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12):两个凡是→实事求是,阶级斗争为纲→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僵化闭关→改革开放(对内改革对外开放);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对毛泽东以及毛泽东思想作出科学评价(《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2. 标志着毛泽东思想萌芽的代表著作是:《中国社会各阶段的分析》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3. 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的过程:国民革命时期(萌芽);土地革命前中期(形成);土地革

  命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成熟);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以后(继续发展)

  4. 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标志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5. 首先提出毛泽东思想这一概念的是:王稼祥

  6. 毛泽东形成“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代表作是:《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

  7.毛泽东奠定农村包围城市理论形成的标志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和《反对本本主义》 8. 毛泽东思想成熟的代表作是:《新民主主义论》

  9. 毛泽东在 1941 年精辟论述“实事求是”原则的著作是:《改造我们的学习》

  10. 中国共产党人第一篇反对教条主义的重要文献是:《反对本本主义》

  11. 1940 年 1 月,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建立:新民主主义共和国

  12.解放战争时期,把抗日战争时期减租减息政策改为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的政策性文件是:《关于

  土地问题的指示》,又称《五四指示》

  13. 毛泽东完整地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和总政策的著作是:《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14 .1948 年 12 月 30 日,毛泽东在《将革命进行到底》一文中首次公开使用“人民民主专政的概念。

  15. 毛泽东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法宝的文章是:《〈共产党人〉发刊词》

  16. 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17.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毛泽东思想的根本出发点

  18. 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实事求是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第二章)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1. 毛泽东指出,解决中国一切革命问题的最基本的根据是:认清中国社会的特殊国情

  2. 标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本形成的不平等条约是:辛丑条约

  3.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最迫切的任务是: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4. 近代中国之所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根本原因在于:帝国主义的入侵

  5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1)形成过程(3 条)

  ①1840 年 6 月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1894 年日本发动甲午战争,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

  ③1900 年 6 月,八国联军在次发动侵华战争,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终形成 (2)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3)主要任务: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6. 20 世纪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是:辛亥革命

  7.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开始得到真正的传播是在:十月革命

  8. 毛泽东指出的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是:孙中山

  9. 新文化运动中最早高举“德先生”、“赛先生”大旗的是:陈独秀

  10. “二次革命论”是由谁提出来的:陈独秀

  11. 中国工人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是在:五四运动中

  12. 区分新旧民主主义革命根本标志是革命的领导权掌握在无产阶级还是资产阶级手中由领导阶级决定的

  13. 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1949 年)的标志是五四运动

  14. 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是:农民问题

  15. 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动力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16. 新民主主义的前途是:社会主义

  17. 新民主主义社会属于:社会主义范畴

  18. 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核心是:无产阶级领导19.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是无产阶级。

  20.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是农民阶级。

  21.新民主主义的经济领导力量是国营经济。

  2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内容:没收封建地主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23. 新民主主义文化同旧民主主义文化相区别的主要标志是:是否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

  24. 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25. 新民主主义革命纲领:

  (1)经济纲领: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2)政治纲领: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

  (3)文化纲领: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26.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约 80 年间中国人民革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缺乏先进阶级的科学革命理

  论的指导

  27. 标志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会议是:国民党一大

  28. 在近代中国,首次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的是:中共二大 提出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工农联盟思想的大会:中共四大。

  29 .从 1927 年到 1935 年瓦窑堡会议之前,中国在政权问题上的基本主张是建立:工农民主专政。

  30.1940 年 1 月,毛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建立: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方案31.1945 年 4 月,毛在中共七大政治报告中提出建立:联合政府的主张。

  32.抗日战争胜利后,以中国民主同盟为代表的中间党派主张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33.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国体”是:几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

  34. 新民主主义国家的政体是: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

  35.35.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36. 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谈判斗争的焦点是:军队和政权问题。(二)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理论

  37. 全国第一块农村根据地是:井冈山根据地

  38. 1931 年 11 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的地点是:江西瑞金

  39. 南昌起义:1927 年 8 月 1 日,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起点,明确提出了“枪杆子里出政权”的

  著名论断。

  40. 八七会议:1927 年 8 月 7 日,结束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在党内的统治;确立了土地革命的方针;决定在

  湘赣边界发动秋收起义。

  41. 三湾改编:确立了党对革命武装的绝对领导地位,明确提出“支部建在连上”。

  42. 秋收起义与井冈山:1927 年 9 月,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点由城市转入农村,初步形成了关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思想。

  43. 遵义会议:标志中国革命由国民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性转变的会议是;标志着中国共

  产党从幼年达到成熟的会议是;标志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理成为全党共识。

  44. 国民党统治区第二条战线斗争的先锋和主体是:学生运动

  45. 标志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反动政权覆灭的历史事件是:解放南京

  46. 解放战争时期,揭开战略决战序幕的是:济南战役

  47. 国民党反动政权存在的基础是:官僚垄断资本主义

  48. 人民军队的生命线是:政治工作。

  49. “一切反对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反映的战略战术思想是: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

  50. 中国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51. “工农武装割据”就是: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三者的紧密结合

  52. “工农武装割据”的基本内容是:土地革命

  53. 中国革命斗争的主要形式是:武装斗争

  54. 第一次明确指出党的工作应以乡村为中心这一思想的著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55. 大革命失败后建立的南京国民党政权的性质是:城市买办和乡村豪绅阶级政权。

  56.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共建立的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是:晋察冀根据地。

  57.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制定的第一个土地法:《井冈山土地法》

  58. 土地革命时期主张实行“地主不分田富农分坏田“政策的是:王明。

  59.中共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土地政策是:减租减息。

  60.把减租减息改为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的政策文件是《五四指示》

  61.我党提出把工作重点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的会议是:七届二中全会。

  62. 新民主主义革命法宝: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加强党的建设。

  63. 直接影响到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大法宝作用发挥的是:党的建设

  64. 武装斗争

  ○1 武装斗争的实质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革命。 ○2 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

  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 ○3 人民军队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原则:党指挥枪 ○4

  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以武装的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 (三)关于统一战线的理论和策略思想

  65. 在革命统一战线的两个联盟中,基本的主要的联盟是:工农联盟

  66. 统一战线的根本问题是:领导权问题 67. 统一战线

  ①领导力量:无产阶级及其政党。

  ②主力军: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 ③同盟军:民族资产阶级。

  ④抗日战争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 ⑤对资产阶级的政策:又斗争又联合,以斗争求团结。 68.抗日名族统一战线的中间派是:民族资产阶级。

  69.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基础是新三民主义。

  70.无产阶级天然和可靠的同盟军是农民。

  71.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主要的特点是:国共双方有政权有军队的合作。

  72. 72.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是:人民政协。

  73.中国共产党同顽固势力作斗争的策略原则是:有理有利有节。

  74. 1927 后中国共产党在统一战线问题上的主要错误表现在:对待民族资产阶级问题上。

  75.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最终促成工农民主战线发展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事件是:

  1937 年七七事变。

  76. 针对抗战胜利后国际国内复杂的形势,中共中央制定的基本方针是:争取和平民主,反对内战独裁

  77.民族资产阶级参加统一战线,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从根本上说是为了: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四)关于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理论。

  78. 毛泽东首次提出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优良作风是在:中国七大

  79. 党的建设(三大作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

  80. 首次明确提出执政党建设问题的会议是: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81. 毛泽东关于党的建设最核心的内容和最主要的特点是:着重从思想上建党

  82. 延安整风的中心内容: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

  83. 中国共产党最基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84. 处理党内矛盾的正确方针: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85. 党的根本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86. 解决党内矛盾和正确处理党内斗争的基本方法是:批评与自我批评

  87. 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的基础必须实行:群众路线。

  88. 毛泽东在延安整风运动中最早提出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针的著作《整顿党的作风》

  89. 毛泽东的人民战争战略战术思想的核心是:积极防御的思想

  90. 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91. 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段的分析》一文中所说的中产阶级主要是指:民族资产阶级三、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第二章)

  1. 1949 年 9 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选举谁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

  2. 新民主主义社会主要矛盾:内部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外部是中国同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3. 新民主主义社会社会性质:带有过渡性质的社会,而不是独立的社会形态,它属于社会主义体系,是近代中

  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中介和桥梁。新民主主义社会中既有社会主义因素又有非社会主义因素。

  4 .1953 年至 1956 年国内的主要矛盾是: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盾

  5. 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标志是: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6. 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所指的过渡时期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7. 毛泽东在哪次会议上对新民主主义五种经济成分作了具体分析: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8.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党开展“五反”运动是在:私营工商业中

  9. 建国初期,党在土地革命中对富农的政策是:保护富农经济

  10. 过度时期总路线: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1.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12. 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中建立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属于:半社会主义性质

  13. 在中国革命进程中,具有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双重性质的事件是: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

  主义国家所有

  14. 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最显著的特点是:实现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15. 1950 年 6 月,中共七届三中全会上确定的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中心任务是: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

  好转

  16. 1950 年 6 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土地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7. 17. 我党对待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采取的政策分别是:没收;和平赎买

  18. 新民主主义经济的领导力量是:国营经济

  19.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政治生活的主题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20.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指出我国工人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属于:人民内部矛盾

  21.新民主主义革命在我国胜利并解决土地问题以后,我国的主要矛盾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

  22. 中共八大指出,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党的中心任务是: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23. “一五”计划确定的优先发展的重点是:重工业

  24. 毛泽东正式向全党全国提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文章是:《论十大关系》

  25. 毛泽东把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提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高度加以论述的文章是:《关

  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26. 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中提出的过渡时期是指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27.1956 年 4 月,毛泽东提出我国发展科学、艺术的基本方针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28. 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处理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关系的方

  针是:统筹兼顾、适当安排

  29. 被毛泽东誉为“鞍钢宪法”的鞍钢企业管理制度是:“两参一改三结合”制度

  30. 在党的八大上,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观点的是:陈云

  31. 20 世纪 60 年代初,最先支持和提倡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的领导人是:邓子恢

  32. 中共中央确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会议是:1961 年中共八届九中全会 33.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讲话中,提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是: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

  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34. 1974 年 2 月,毛泽东在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时提出的重要观点是:关于三个世界的划分的观点

  第三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一、总论

  1、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 、中共十二大(1982 年):邓小平首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念; 中共十三大(1987 年):

  首次全面系统的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中共十四大(1992 年):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理论;中共十五大(1997 年):邓小平理论确立为指导思想; 中共十六大(2002 年):

  三个代表论确立为指导思想。 中共十八大(2012 年):科学发展观确立为指导思想。

  3、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4、从 1978 年至 1982 年是邓小平理论:初步形成

  5、从 1982 年党的十二大上 1987 年当的十三大是邓小平理论:形成轮廓

  6、邓小平理论基本形成的标志是: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发表、党的十四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概括

  7、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要求是:时代主题的转换和新技术革命浪潮的兴起

  8、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条件是:中国和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

  9、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社会实践基础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10、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11、十六大首次提出政治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一手抓政治文明;十七大首次提出生态文明: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生态文明

  1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是:当代世界的新变化

  1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历史依据是: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

  1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是:国情与党情的变化

  1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质核心是:保持党的先进性

  

 

  16、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与时俱进; 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17、“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质是保持党的:先进性

  18、“三个代表”的思考: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二、社会主义本质和初级阶段理论(第三章)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2、邓小平完整地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是在:1992 年南方谈话中

  3、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两大原则是:发展生产和共同富裕

  4、社会主义本质:生产力方面的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生产关系方面的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根本目标方面的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5、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发展目标是: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6、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发展生产力

  7、邓小平完整提出“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时间是:1992 年

  8、“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核心是: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9、三个有利于含义: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1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我国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

  1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12、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这个判断:体现了社会主

  义本质的要求

  13、现价段,中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富强、民主、

  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14、我们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是: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5、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跨度是指: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16、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关

  1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18、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是在党的 13 大

  19、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纲领是在党的 15 大

  20、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经验是在党的 16 大

  21、十七大报告指出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和政治保证

  22、党的十三大第一次比较系统地提出和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23、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三、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第四章)

  1、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2、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改革

  3、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4、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是: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

  5、三个有利于标准有明确的针对性,是针对: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姓“资”姓“社”问题

  6、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其性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7、进入 20 世纪 90 年代,我国对外开放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其显著特点是:多层次、宽领

  域、全方位开放的格局初步形成

  8、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从根本上说是:生产社会化和生产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9、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实现这一国策的前提和基础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10、我国经济特区的性质是:社会主义

  11、我们应当把对外开放的基本立足点放在:增强我国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上

  12、1979 年党中央批准试办的经济特区有:深圳 13、1988 年我国决定建立:海南经济特区

  14、我国经济特区在于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

  15、十七大报告指出新时期最显著的特点是:改革开放

  四、建设社会主义经济(第五章)

  1、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决定的中心任务是:经济建设

  3、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它是: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

  4、决定我国现阶段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状况

  5、我国现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6、以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和资本联合为主的股份合作制经济的性质属于:集体经济

  7、在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中,国有经济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主要体现在: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控制力上

  8、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是:生产资料公有制

  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0、下列各种收入中,就其性质来说属于按劳分配收入的是:集体企业中职工工资收入

  11、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原则是人类历史上分配制度的深刻改革,因为它:是对一切剥削制度的否定

  12、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是: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

  13、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社会:公有制范围内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原则

  14、我国现阶段,不同国有企业的职工,付出同样的劳动,获得的劳动报酬会有所差别,这是因为:按劳分配的实现程度与企业的经营成果联系在一起

  15、 社会主义的目标和根本原则,是实现:共同富裕

  16、社会保障是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形成的一种:分配关系

  17、计划和市场是:社会资源配置的两种方式和手段

  18、执行社会主义宏观调控职能的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府

  19、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0、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机制能够: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

  2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特殊性在于:它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

  22、科学发展观就是:第一要义——发展 , 核心——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统筹兼顾

  23、我国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构想是:地区梯次推进

  24、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应该是: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25、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目标的根本途径: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26、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27、国家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给予物质保证的社会安全制度是:社会保障制度

  五、建设社会主义政治(第六章)

  1、我国的国体与政体分别是: 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我国的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3、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4、“民主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不是一个东西,民主就是承认少数服从多数的国家”。这句话应理解为:民主首先是指一种国家制度

  5、我国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6、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7、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8、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被确立下来是在:党的“十五大”

  9、政治文明:党的领导是保证;人民当家做主是本质要求(目的);依法治国是方略

  10、社会主义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是:社会稳定

  11、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政治保证

  12、政治体制是政治制度的:具体表现形式和实施形式

  13、政治体制改革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14、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法律化

  六、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第七章)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其主要内容来说: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

  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取决于: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3、精神文明重在建设,指:把“建设”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是: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5、在对待中国传统文化遗产问题上,正确的态度应是:批判地继承、发扬

  6、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是: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7、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内容上是统一的

  8、教育科学文化建设,要解决的是:提高整个民族的文化水平

  9、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培育“四有公民”,提高民族的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

  

 

  10、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11、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12、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为人们服务

  1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四个方面的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主题)、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基础)。

  1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第八章)

  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科学含义: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为本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方针:科学发展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动力:改革开放

  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6、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体是:人民群众

  7、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是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8、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根本的政治保证是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9、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精神支撑的是加强思想文化建设

  10、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着力点是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力

  11、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12、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

  13、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条件,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4、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和自然科学同样重要的是哲学社会科学

  15、民族振兴的基石是教育

  八、国家战略和外交政策(第九章)

  1、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时代特征是:和平与发展

  2、当今世界局势发展的方向是:多极化

  3、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是: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

  4、20 世纪 50 年代初由中、印、缅三国共同倡导的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5、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原则之一,也是当代国际社会公认的国际

  关系的基本准则。它包括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

  和平共处

  6、坚持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放在首位的应该是: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

  7、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基础必须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8、我国对外政策的根本立场是:独立自主

  9、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共同繁荣和发展

  10、中国外交工作的立足点是: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11、邓小平提出的和平与发展两大时代主题的核心是:发展。南北问题是核心问题。 12、我国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是:民族团结和合作

  九、“一国两制”和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第十章)

  1、“一国两制”构想,在实践中首先运用于解决:香港问题

  2、“一国两制”构想的起初提出,是为了解决:台湾问题

  3、澳门回归祖国标志着:外国人占据和统治中国领土的历史彻底结束

  4、“一国两制”的前提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5、台湾问题的本质是:中国的内政问题

  6、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的时间分别是:1997 年 7 月 1 日和 1999 年 12 月 20 日

  7、在台湾问题上,我们的立场是: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8、系统阐述中国共产党对台政策的纲领性文件是:江泽民提出的八项主张

  9、标志着香港进入回归前过度时期的重要文件是:《中英联合声明》

  10、实行:“一国两制”后,台湾特别行政区比其他特别行政区享有的更特殊的权利是: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

  11、实行“一国两制”后,港澳台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

  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第十一章)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依靠: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

  2、中国工人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是:农民

  3、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是:工人阶级

  4、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中的领导地位是由:党的性质决定的

  5、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根本前提和保证 6、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共产党的领导

  7、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基础上 8、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性质是:社会主义性质的

  9、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10、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巩固执政党地位的:社会基础

  11、坚持与时俱进,最重要的是:要使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富于创造性 12、党的建设的基本问题是: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

  13、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始终做到:三个代表

  14、全心全意地依靠工人阶级是因为:工人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最基本的主力军

  15、党的性质是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16、加强党的建设,要始终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

  17、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8、社会主义民族问题的实质是:各族人民在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人民内部矛盾

  19、人民政协的主要只能是: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

  20、中国共产党的宗教政策是:宗教信仰自由

  21、中国共产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22、2002 年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2003 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2004 年党

  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2005 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考生如果想获取更多关于浙江成人高考的相关资讯,如成人高考报名时间、考试时间、报考条件、备考知识、相关新闻等,敬请关注浙江成考网(http://www.zjckw.org/)。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成考倒计时

176

立刻定制专属提升方案

获取方案 OR 点我咨询 点我关注 点我加群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其它
本文关键词: 浙江成人高考      政治备考资料  
本文地址:http://www.zjckw.org/show-416-4318-1.html

浙江成考网申明:

(一)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以教育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注明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均为转载体,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方式:邮件429504262@qq.com

上一篇:2018年浙江成人高考专升本通关资料之政治必背知识点汇总(一)

下一篇:2018年浙江成人高考专升本通关资料之政治常考考点汇总(一)【浙江成考网独家资料】

课程相关图片

2022年成考VIP直播班

讲师:韩老师、黄老师、彭老师、杨老师、郭老师

特色:名师辅导3阶段系统教学,4项纸质版配套资料赠送,实力考证

立即报名 班级详情>>
新用户注册即送500培训券。 注:1积分=1培训券 立即注册
培训券
课程名称 课程 讲师 查看课程
2023年成考考前一个月备考规划(下) 陈文老师 36课时 查看详情
2023年成考考前一个月备考规划(上) 陈文老师 36课时 查看详情
2022成人高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考情分析 36课时 查看详情
2022成人高考专升本《艺术概论》考情分析 孙老师 36课时 查看详情
2022成人高考专升本《民法》考情分析(2) 36课时 查看详情
2022成人高考专升本《民法》考情分析(1) 36课时 查看详情
2022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情分析 张老师 36课时 查看详情
课程相关图片

2022年成考VIP直播班

讲师:韩老师、黄老师、彭老师、杨老师、郭老师

特色:名师辅导3阶段系统教学,4项纸质版配套资料赠送,实力考证

立即报名 班级详情>>
新用户注册即送500培训券。 注:1积分=1培训券 立即注册
培训券
课程名称 课程 讲师 查看课程
专升本VIP直播班(农学类) 蒋老师 36课时 查看详情
专升本VIP直播班(艺术类) 蒋老师 36课时 查看详情
专升本VIP直播班(教育类) 蒋老师 36课时 查看详情
专升本VIP直播班(文史类) 蒋老师 36课时 查看详情
成人高考VIP辅导班 蒋老师 36课时 查看详情
专升本VIP直播班(法学类) 蒋老师 36课时 查看详情
专升本VIP直播班(医学类) 蒋老师 36课时 查看详情

优质老师授课

专业教学体系

高性价比课程

7天保障畅学无忧

浙江成考网选课中心

【成考课程学习中心】

在线模拟答题 我的课程
  • 考生交流群

  •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加入微信交流群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免费领取说明

1、培训券可兑换一门视频课程。

2、下载注册APP即可获得400培训券,签到、发帖讨论也可获取培训券。

3、鼓励学习,在线学习也可积累培训券。

4、兑换的课程与购买的为相同课程。

5、课程可在APP或者小程序进行学习。

浙江成人高考提升便捷服务

【2024年浙江成人高考】

距2024浙江成人高考报名:预计

9/5/2024

浙江成考预报名入口 浙江成人高考在线做题

【请各位考生提前备考】

  • 考生交流群

  •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加入微信交流群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成考论坛

查看更多